学校主页|官方微博|登陆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正文
研途榜样 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科研成果展示(第3期)
2019-12-02 20:52     (点击: )

引子流域是重要的自然单元中国西南山地众多,喀斯特集中连片分布,生态环境脆弱山区人类活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压力。自我国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近20年来,西南地区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工程,有效推动石漠化治理促进了国土绿化进程, 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态修复背景下,中国西南山地流域植被如何变化变化的原因这些变化对未来生态工程建设有什么样的启示?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思考。

本期人物作者及其团队围绕山地流域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此期展示的研究成果,以贵州喀斯特地区中小流域为切入对象,利用多景遥感影像,提取植被变化信息,探究近年来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对植被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地形因子和人类活动效应与植被变化关系等。该作者团队的研究工作成果于20198月发表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成果名称】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地形与人口效应研究

【成果作者】程东亚,李旭东*

成果简介】中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集中由于不合理种植垦殖活动,植被资源曾遭到破坏。随着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植被变化正在逐步好转。揭示退耕还林背景下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对植被保护和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已在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选取1990-2016年贵州石阡河流域(乌江流域南岸重要支流)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DEM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所选取Landsat卫星系列遥感影像均为植被生长月份且云量较少的日期,数据精度为30m。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geodata.cn),数据集名称为中国公里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时间为2010年,数据精度为1km。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处理,剔除云以及气溶胶影响流域边界选取DEM数据,采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提取。利用近红外和可见光红波段原理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Coverage, VC),辅以相关分析(Related AnalysisRA)等方法研究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变化的地形效应和人口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6年贵州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植被恢复取得较好效果;1990-2016年贵州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地形效应中,随海拔和坡度上升,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稳定上升趋势。随坡向变化中,无坡向地区植被覆盖度最低,其他坡向差异不明显;1990-2016年贵州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人口效应中,随人口密度上升,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以为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成果图表】:

1 贵州石阡河流域位置和高程

1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NDVI与植被覆盖度占比变化

2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3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段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2 1990-2016年不同时段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

4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海拔效应、坡度效应

5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坡向效应

6 2010年石阡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3 人口分布特征统计

7 1990-2016年石阡河流域人口密度与植被覆盖度及变化关系

【项目资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山地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以贵州乌江流域为例”(41261039资助。

【期刊简介】:《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创刊于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是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地球信息时空图谱、“数字地球”战略以及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为研究内容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创新型工程应用论文以及相关评论与简讯,特别重视地球系统科学及其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报道。近年来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总排序和学科排序逐年上升。

【第一作者简介】:程东亚(1994-),男,安徽亳州人,yl23455永利2017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积极参与导师李旭东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课题。围绕山地流域人口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开展研究,目前已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其中CSCD 6篇),目录如下:

[1]程东亚,李旭东*,杨江州.西南山地流域NDVI变化特征及降水敏感性探究——以贵州沅江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 2019-11-20(知网网络出版)CSCD

[2]程东亚,李旭东*.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地形与人口效应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21(8):1227-1239. CSCD

[3]程东亚,李旭东*.西南山地流域林地和草地保护评价研究——以贵州赤水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26(4):328-335. CSCD

[4]程东亚,李旭东*.中国西南山地流域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探究——以贵州乌江流域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5):791-800. CSCD

[5]程东亚,李旭东*.毕节市生态压力评价及影响因素探究[J].生态科学,2019,38(4):158-168. CSCD

[6]程东亚,李旭东*.贵州高原地形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利用分析[J].高原科学研究,2019,3(3):61-74. CSCD

[7]程东亚.贵州乌江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37(6):69-74.

【通讯作者简介】:李旭东(1969-),男,湖南邵东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农工民主党党员。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国家级评审专家,贵州省统计局特聘专家,《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期刊审稿专家。主讲课程有人文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世界经济地理等。科学研究方向为人口地理与区域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中国乌蒙山区资源环境、人口空间分布与新农村建设研究”(08XRK00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西南山地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以贵州乌江流域为例”(41261039),承担国家发改委课题贵州省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贵州省政府课题—— “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贵州省“十三五”低碳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美国能源基金课题(G-1601-24189)“低碳背景下贵州省城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行为研究”、贵州省发改委课题“贵州省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试点研究”等科研项目14项,服务地方社会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第三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贵州省人口.人才.素质高峰论坛一等奖。

成果链接

本期推送“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地形与人口效应研究”文章原文下载:http://www.dqxxkx.cn/CN/10.12082/dqxxkx.2019.180548

 

 

编辑| 姚彩霞

责编|  

审核| 赵翠薇

上一条:研途榜样 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科研成果展示(第4期)
下一条:研途榜样 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科研成果展示(第2期)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